“产”出新特色 “改”出新成效——以精准改革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
发布时间:2025-04-16 11:57:47

    

    湘江之滨,一个承载着创新发展使命的国有投融资平台,正以锐意改革的姿态破浪前行。


    作为衡阳市唯一的国家级园区平台公司,衡阳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高新控股集团)以730亿元资产规模、35亿元年营收的亮眼成绩单,在2024年交出了“产”出新特色、“改”出新成效的优异答卷。

    从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的智慧脉动到新能源项目的绿色转型,从夜市经济的烟火升腾到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这家AA+信用评级的城市创新发展骨干,正以精准化改革举措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治理筑基: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新体系

    在深化国企改革的大潮中,高新控股集团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集团党委创新构建“二五三”公司治理模式(即高站位坚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两个一以贯之”;高标准建设“五个董事会专业委员会”;高要求落实“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三个权责清单”),通过80余项权责清单的精准划分,让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又协同运转。

    集团持续深化制度建设,在战略规划、项目投资等关键领域,新增、修订制度40余项,形成覆盖全流程的制度网络。更为关键的是,集团打破传统国企“大锅饭”思维,建立以岗位绩效为主的薪酬体系,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绩效考核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激励干事创业,真正拉开收入差距。



    创新赋能:打造现代产业生态新格局

    沿着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高新控股集团构筑起创新发展的立体生态。这里汇聚着7个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培育出加一声学等4家省级重点企业,更孕育着4000人规模的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基地。

    在产学研融合方面,集团搭建起从高校实验室到产业化的桥梁——与南华大学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携手上海交大设立区块链研究院、联合富士康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产业基金作为关键推手,以4.32亿元投资精准投向新材料、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光电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地生根。



    转型突围: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高新控股集团旗下高新科技公司正掀起绿色能源革命。富联裕展厂房屋顶光伏项目稳定运行,液冷超充站融合前沿技术,22.11MW光伏装机容量与近200个充电桩构筑起绿色能源矩阵。未来3年50MWp的光伏电站规划,昭示着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雄心。

    文创教培和城市物业板块同样精彩纷呈,雁鸣溪夜市日均3000客流成为城市新名片,祝融学院3000余名直播人才输出印证着新经济活力,城市运营公司管理项目面积突破186万平方米,23.74%的营收增长见证着专业化服务的提质升级。



    改革成效:书写国企转型新样本

    作为衡阳国企改革转型试点,高新控股集团交出了靓丽答卷: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三项制度改革激发内生动力,瘦身健体释放发展活力。在产业载体建设方面,近300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集群,吸引长远控股、众望科技等龙头企业集聚,形成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更值得关注的是,市场化转型的突破——新能源板块年营收超2000万元,文创产业品牌效应凸显,证明国有企业完全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高新控股集团正以“发展实体经济 建设五好园区”为目标,沿着改革创新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行。从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到产业生态的精心培育,从绿色转型的坚定步伐到市场开拓的勇毅前行,高新控股集团用实践诠释着“改革永远在路上”的深刻内涵,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新时代国有企业的精彩篇章。